
新闻动态
NEWS CENTER
NEWS CENTER
2020-05-26
在某种程度上,知识就像是合成游戏里的合成兽,多份知识合在一起,就成了更高一级的复杂知识。但知识与合成兽的差异在于,同一份知识是无法合成的,只有不同的知识合在一起,才有可能诞生出新的知识。
知识的合成造就了复杂的知识,那么反其道而行之,当我们想要学习复杂知识时,就要对进行进行拆解,将复杂的知识还原成简单的知识。
有的知识,属于五星级合成兽,是由简单知识合成了五六次才得出的终极复杂体。面对这种知识,拆解的难度就很高。比如,两个知识点合成了新的知识点,我们不知道两个知识点是以相加还是相乘的方式合成了新的知识点,当我们从新的知识点的角度看时,我们甚至不知道这个新的知识点是由多少个小的知识点合成的。
逆向破译的感觉就像是二战时的图灵及一干大佬在破译德军密码,但大部分人不具备这个能力。幸好人类的知识是传承的,我们手里握着先辈们传下来的知识图谱。这个图谱就相当于建房子的设计图,路线都安排好了,只要照着这个走就好。
然而,也不是所有的知识都有知识图谱,许多未成学科的知识,分散在行业内部,只有特定的人所掌握(甚至这些人掌握的都是一知半解)。对于学习者而言,这是最糟糕的情况,我们甚至都不知道往哪个方向前进。
有时候行业的大牛甩出来一个观点,我们并不知道这个观点属于哪个层级的知识,这个知识还需要哪些知识的支撑。如果我们盲目跟从,有可能该观点属于高级别的知识,对于入门者很不友好,那就是徒耗精力并且得不偿失。
知识是一种信息,遵循信息的呈现方式。世界是一个信息世界,不同的物体以不同的方式传递着信息。动物在发情时,会传递信息素,信息素上携带着交配的信息。人看见物体时,物体的光从人眼穿过时,到达视网膜,转化为电信号,传入神经细胞,又转化为化学信号,最终为人类所感知。这些都是信息的表现形式。
如果现在有一道光,打进我们的脑袋里,于是上下五千年,我们都一并知晓,那么学习不会有任何负担。可惜,知识的传输还没有这么高效,它必须依靠文字、声音、图像和视频。
用麦克卢汉(一位研究媒介的大师)的话说,媒介分为冷热媒介。冷媒介:信息不多,一切靠自己脑补。热媒介:信息多,要靠自己脑补的成分少。
我们以风为例。当我们看到风这个字时,脑子里可能什么都想不到,再仔细想想,也许会有风的颜色,就像漫画里出现的三条曲线,甚至可能会有风声。如果最近刚好看到灾难片,那我们可能会想到飓风。
但是,如果我们现在听的是音频,我们就能感知到风的声音,从它的声音中我们推测出风力的大小,如果风刮过窗户,我们还能想象出具体的情景。如果这时再甩出来一张风的图片,我们就能更加深刻地体会风的模样、形状和威力。
当然,这些都比不上我们所看过的灾难片里所呈现的情景。那是最生动、具体和真实的理解。
在上述四种媒介中,文字的主要作用是帮助我们理解和思考世界。文字是思考的载体,但它并不利于传播(文字是一种概念)。而视频则相反,它所呈现的画面,就是真实的世界(视频是一种现象)。
当然,这里所提的文字和画面指的是知识的呈现方式。而像老师在课堂上讲课,视频里的录播课,本质上仍然是一种文字传播,因为知识仍然以文字的方式呈现。
最后我们来聊一下第三个问题:人与知识之间如何交互?
其实前两个问题都是为第三个问题铺垫的,毕竟学习本身就是一个交互的过程。交互本身是个很抽象的词,它的直白意思是,双向反馈。情侣吵架,你骂了我,我回骂你,这是情侣间的交互。如果我骂你,你不回我,这是冷场。吵过架的情侣都知道,冷场是最恐怖的,这意味着你压根没法进行下一步,事情就一直僵在那儿。
学习很像恋爱,两个人刚开始互不熟悉,等到相处时间久了,知道对方的性格癖好。我们学习知识,首先要知道知识的组成,明白它的完整路线。剩余的步骤就是按图索骥。知识对我们也是如此,它要明白我们学到哪个地步了。当然知识不是活物,但我们可以假设它有生命,它在向我们展示着它的全部构成。
一个良好的交互过程,是知识明白学习者的水平,根据水平推送相关的知识点。学习者将学习过程反馈给知识,知识再推送新的知识,或者是原有知识的巩固和深入讲解。
为什么一对一的教学效果最好?
因为一对一反馈性最及时,老师先评估学生的水平,再根据学生的水平,要上的教材去制定对应的学习计划。老师按照学习计划进行教学,讲完一个知识点就停下与学习交流,确保学生理解,并颁布相关作业让学生巩固练习。这样,每一个知识点,学生都能够得到充分的理解和吸收。
相比于大班课、小班课,录播视频等形式,一对一的交互效果最好(但无法形成规模效应,所以要做后台,沉淀教学和教研经验)。不过一对一也仍然不是交互的最终形态。因为我们讲,交互是双向反馈。一对一的过程中,老师往往占据主导地位,学生的主动思考、主动行动,很难在这种环境中形成。
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,只有一个主体,就是学生。而老师、内容或是其他元素,都只是辅助角色。学生主动地思考问题、寻找问题的答案,独立地解决问题,这是交互最大的价值。让学生成为学习中的主体,这也是所谓的启发式学习。